他们都是真正的爱国军人

首页 > 专题荟萃 > 襄阳抗战 > 焦点图 襄阳文明网 2015-08-12

    1940年5月16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宜城长山牺牲,其继任者冯治安将军不仅与张自忠有袍泽之情,更是一名坚定的抗日将领。

  7月13日,“寻访张自忠将军抗战足迹”采访组在北京拜访冯治安将军女儿冯炳如,回忆抗战岁月。

  袍泽携手抗日

  冯治安虽比张自忠年轻5岁,但比张自忠投军冯玉祥部早4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冯治安担任七十七军军长。1938年10月至1940年5月,张自忠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任副总司令,辅佐张自忠指挥作战。

  冯炳如说:“在冯玉祥麾下,他们两个人感情最好,从营长、师长到军长,两人几乎同时升迁。我父亲的副官张明诚说,在三十三集团军成立的时候,张自忠和父亲还互相谦让,支持对方担任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后,冯治安继任总司令,从1939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率第三十三集团军一直坚守鄂西地区。期间,冯治安还成立了自忠中学,以纪念张自忠将军。

  “父亲常常对我的哥哥、姐姐讲,什么是爱国军人,就是国家、民族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你挺身而出,保卫国土,保卫人民。”冯炳如认为,张自忠、冯治安就是这样的爱国军人。

  父女聚少离多

  抗战8年中,冯治安辗转多地抗击日军,诠释着一名中国军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但与子女却是聚少离多。冯炳如说:“父亲打喜峰口战役时,我才半岁。1937年之后,父亲转战各个战场,抗战8年间,和我们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年。”

  因为冯治安坚决主张抗日,他麾下的三十七师在长城抗战中表现英勇,后来又在卢沟桥打响抗战第一枪。日寇因此视他为死敌。“七七事变”后,冯治安的父母妻儿无法在日寇占领下的河北老家安身,举家流亡到陕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部从湖北钟祥迁至湖北南漳沐浴村后,鄂西前线进入相对平静时期。1942年春节,冯治安的夫人带着冯炳如等几个子女从陕西来到南漳,冯治安享受到短暂的天伦之乐。

  不过,对于冯炳如的两个哥哥来说,原本的寒假探亲之行,却被父亲变成冬季军训。两人刚到南漳,冯治安就把他们安排到连队里当兵,让他们与普通士兵一样同吃同住同锻炼,并要求用4个礼拜的时间学会骑马和射击。

  冯炳如说:“就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我的大哥在四川上大学的时候,背着家人到云南参军,只是还没有上战场,抗日战争就胜利了。”

  南漳生活影响一生

  抗战期间,冯炳如是与父亲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孩子。1942年春节过后,其他子女返回陕西,只有冯炳如被冯治安留在身边。此后的一年半里,冯炳如在父亲的陪伴下,在南漳生活、学习。

  当时,冯炳如进入三十三集团军在当地办的子弟学校“三三小学”,在小学任教的大都是集团军里有文化的军官,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把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孩子们。

  据冯炳如回忆,学校里文体活动十分活跃,《黄河大合唱》、《流亡三部曲》、《义勇军进行曲》等许多抗日歌曲,经常回响在校园操场上空。学校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学校还接收了一些南漳当地的孩子入学,让冯炳如增加了对南漳的了解,直到现在,仍有当年南漳籍的“三三小学”同学与她有来往。

  冯炳如说,在南漳的一年半里,是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深刻的阶段,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她的一生。

责任编辑: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