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以营造一个好氛围为亮点

首页 > 专题荟萃 > 美丽乡村 > 以人为本 襄阳文明网 2015-09-21
  老河口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文明新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使农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文明新村生活的满足与自豪。

  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老河口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实施“四大惠民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农民健身活动场所工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成基层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10个,覆盖率达100%;建成农家书屋244家,覆盖率达100%,收集各类图书50余万余册,音像制品近4000套;建成集党员教育、远程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信息集散、群众娱乐为一体的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200个;建成村级体育健身场所135个,从而形成了市、镇、村“三级管理”,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广场)“三位一体”的覆盖全市、辐射农户的文化阵地建设格局。

  推进农村文化进村入户

  老河口通过结合文化互动、河谷共舞—百姓大舞台、公路自行车环中赛、全市秋季运动会以及“荆风沧浪看河口、河谷组群筑辉煌”为主题的宣传十八大精神暨庆元旦文化惠民广场演出、送戏下乡等一些列文体活动,积极推进农村文化进村入户,在全市形成了村村动、户户唱、人人乐的文化氛围;以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室为阵地,充分调动文化带头人的积极性,营造一人带多人、多人带全村的文化氛围,形成村村有文艺人、月月有文艺节目、季季有文艺演出的生动局面;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积极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目前已形成白鹤岗村的孝悌文化、马岗村漫画文化、李楼村信仰文化、洪山村梨桃文化、李河村书香文化等群众乐于参与、乡土气息浓厚的特色文化品牌。截止目前,全市城乡现有一定规模的业余演出团体145个,年均创编节目200多个,每年下乡文艺演出200余场,放映电影2500多场,观众人数达10余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胡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