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汇聚精神力量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7-09-15
  聚焦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文化部等部门近期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13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关负责人就这些新政等进行了解读。(914日新华社) 

  文化部门密集出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政策,符合当前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群众获取文化产品和资源的重要渠道,理应与当下的客观形势相匹配,让群众在国家为之提供的文化服务中提升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自豪感。 

  当前群众对于文化内容的多样性需求,促使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尽可能丰富多彩。无论是优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结构治理,还是对图书馆、数字文化等文化服务设施进行提升,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激发文化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破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僵化死板现象,让服务机构的工作和管理人员更有激情地为群众服务,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服务项目,适应群众的现实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互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已经成为常态,提升网络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此次专门出台数字文化服务建设规划,就是基于这一现实需求,通过建设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数字文化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对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进行全面的提档升级,这不仅是软硬件上的提升,更是对传统观念的革新,让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得到全面的推广,让各地群众都能够通过这一现代化方式获得所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依然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与使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促进国内文化产品的创新进步也有不小的促进意义。文化产品和服务就是应该聚焦群众的所需所盼,要得到群众的认可,能够让群众满意,才能证明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看起来枝繁叶茂,实际上外强中干,并没有长久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够适应当代国情,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在精神层面聚集起更加雄厚的中国力量。(胡蔚)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QQ截图20170628193217.png
  • TIM截图20170527213646.png
  • 1.jpg
  • 58a050a0a10d1副本.jpg
  • 未标题-1副本.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