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中的一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诞生于湖北襄樊市所辖老河口。老河口木版年画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民间故事、传说,也有适应需要刻制的农历、农事谚语、书法条幅等,题材广泛.表现质朴、原始,有着强烈的民族原生态气质。

老河口木板年画先后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上露面,吸引了不少民俗爱好者的关注。2010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陈义文,老河口木版年画传承人,祖祖辈辈从事民间木版年画艺术,被誉为“南派”木版年画传人。陈义文从小随父在襄樊、南阳各县刻年画、卖年画。他创作的木版年画,形式以墨线为骨,雕刻强调陡刀立线,作品内容有中堂,贡笺、门神年画,喜画等20多种,蕴涵着深厚的原始民俗意味。2009年所住拦马河社区小巷命名为陈义文巷。2010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1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特殊贡献奖。

他曾是豫南鄂北木版年画的顶级师傅
学艺:出师就开始了流浪

陈义文祖籍河南社旗,祖父陈福兴祖父曾拜清代民间奇人王蛤蟆学艺,之后薪火相传。陈义文14岁随父学艺,16岁开始自己雕刻创作,逐渐掌握了祖辈木版年画的真传。陈家的木版年画质朴大方,色彩对比强烈,人物造型夸张,表情生动完美,且品种多样。最繁盛时,老河口、谷城、襄阳、南阳、丹江口等地的十几家印刷作坊,都向陈家订购雕版。这些作坊印刷的门神面、年画被张贴在千万百姓家门前和厅堂内。

 陈义文经过父亲身传口授从16岁开始跟二叔到唐河县,一手包揽全城字号的年画雕版。炮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陈家两代雕版艺人游走在豫南鄂北,名气越来越大。1942年,陈义文回村用土枪打过日本鬼子,之后随二叔、三叔来到樊城(今樊城区),为大文堂雕刻木版。陈义文在流浪中不断成长,而雕刻技法也日臻成熟。

隐身:冒死留存年画雕版

但木版年画的发展却遭遇了不少坎坷。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画里的钟馗、灶神等被贴上“牛鬼蛇神”的标签,陈义文更是被要求将传统题材的年画进行改造。“当时要我把灶王爷画成扛着锄头劳动的样子,灶王奶奶则要在一旁纺纱,这不是难为我吗?”说起那段往事,陈义文摇着头,不停擦拭着眼角的泪滴。

虽然版画被贴上了“牛鬼蛇神”的标签禁止印刷但,但陈义文不甘心这么好的艺术被埋藏和断送,陈义文冒着极大的风险,和父亲将木版图版、资料藏进废弃的木材堆里,历经千辛万苦将几十块雕版保存了下来。私下里,陈义文也没把活计撂下,还是坚持练习雕刻技艺。这样十多年间,陈义文凭记忆和雕版,将“南派”木版年画资料都保存了下来。

图为:套印门神像所用的雕版

图为:陈义文在进行木板年画的印刷

图为:陈义文的雕版陈列室一角。

发现:绝版引发艰难寻访

1984年,张朗教授在重庆博物馆发现一幅典型的南派风格木版年画,他通过落款"老河口陈义文"为线索,通过湖北省和襄樊市群艺馆寻访陈老。

襄阳市画家边广兰和群艺馆的人到老河口寻找这块雕版的主人。那时的陈老已经在给别人刻墓碑为生,生活窘迫,也没有人认识他。边老师就和当时河口文化局的韩江局长四处打听,去了当地的石花山墓地,找那个刻墓碑的老人,从那时起,陈义文的木版年画工艺开始浮出水面。

20世纪80年代,陈老的木版年画艺术受到专家的认可和推崇,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1986"湖北民间美术展"和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其中有三幅作品到东南亚各国展出,部分作品入选中学美术和木版年画专集,许多省级博物馆予以收藏。

传承:夺回丢失的40年

边广兰清楚陈义文的生活境遇,对陈义文窘困的生活十分担心。“平时太忙,但老家多了一个值得牵挂的人。”有年春节,边广兰回老河口看望母亲,绕道先去陈义文家。“天气那么冷,老人家里没有一块蜂窝煤,冬天怎么过呢。”边广兰拿出本要送给母亲的2000元钱硬塞给陈义文。“他有高尚的人品和高尚的作品,值得我用做女儿的心去尊敬他。”

2004年初,陈义文改造房子时,当年木雕厂老同事周道合为小院取名“逸仙斋”,文化局长也专程送来对联:一刀镌刻子午线,七彩浸染乾坤图。这副对联,被精心镌刻在院门两侧。

2006年,陈义文木版年画成为襄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年底进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生:令陈义文焕发无限激情

2010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接踵而至的消息令他振奋但这个消息却又令他纠结:家传手艺究竟该如何传承呢?

在新中国成立前,老河口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还有刘源盛、德茂公、和顺成等10多家。然而,文革”期间老河口木版年画在“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后,艺人们纷纷改行或转行,惟有陈义文坚持了下来。由于创作木版年画在当时具有“高风险”,陈义文的儿子没有继承这门手艺。为了生计,陈义文35岁的孙子陈洪斌曾在深圳打工,老河口文体局官员专程去深圳说服了陈洪斌,于是陈洪斌回老河口继续跟爷爷学起了木版年画的制作。

2010年12月30日,陈洪斌正式入门家传技艺,这离爷爷在上海世博会上精彩亮相献艺刚过去4个月。30天后,陈洪斌飞往澳大利亚,亮相“荆楚文化走澳新”。

陈义文隐逸30年后被偶然发现,在发现30年后又重新迎来传承。关于未来,陈义文的孙子陈洪斌的憧憬格外纯净:真想看到家家户户都贴门神的景观。年画不再保存在博物馆,那才是真正的传承吧……

图为:以陈老名字命名的“陈义文巷”

图为:陈义文为孙子陈洪斌传授木版画雕刻技巧

图为:木板年画到俄罗斯展出受到当地小朋友们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