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招福来”——赵福兰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赵 鲲鹏  时间:2021-11-15

  “媳妇儿,我看中了一台轮式收割机,有了这个家伙儿,再配合咱家那台履带式收割机,收割玉米、水稻就不愁了。不过就是有点贵,我带的钱不够。”“你看好了就行,我这就给你打钱。”

  今年5月的一天,在宜城市郑集镇八庙村一栋三层小洋楼里,赵福兰一边准备猪饲料,一边接着丈夫石红波的电话。他们即将购买第5台大型农机。

  赵福兰说着一口地道的宜城方言,根本听不出她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云南的壮族姑娘。

  别看她家现在过得不错,刚嫁来八庙村时,村里人都替她捏了一把汗:算上她就是八口之家,一人年幼,两人重病,三人残疾,这样的日子该怎么过?

  让人没想到的是,赵福兰用看似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一大家人的生活,用10年时间和丈夫把这个村最穷的家“奔”成了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富裕户。

  现在,村里人都赞叹赵福兰是个“招福来”的好媳妇。

  愿与品德美好之人同甘共苦

  “我知道日子会比较苦,但那时候就是认准他了,要和他过一辈子。”虽然已是十年夫妻,但回想起当初的决定,赵福兰依然有些腼腆。

  赵福兰出生于1989年,身材娇小,模样不错,要找个像样的婆家,按说不难。村里人当初弄不明白,为啥她要不远千里嫁给一个特困户。

  结婚之前,赵福兰就听石红波说过他家的情况,但亲眼所见时,还是吃了一惊。

  第一次上门,石红波的母亲张明英上街买了肉,做了一道粉蒸肉。吃饭的时候,赵福兰注意到婆婆把蒸肉用的土陶碗当作饭碗。原来,他们一家七口人,只有七个饭碗,多一个人,碗就不够了。

  房子勉强不漏,家电一件没有。

  如果只是“底子”薄,努努力也许就能翻身,但石红波家里的负担之重,真的“让人绝望”。

  石红波的母亲年事已高,患有眼疾;大哥患有重疾,大嫂、二哥、三哥都有精神残疾;大哥和大嫂所生的小侄女还在上学。要是赵福兰嫁过来,她和丈夫就是家里仅有的劳动力。

  反观赵福兰家,父母的身体都不错,是干农活儿的好手,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要么在外打工,要么在做生意。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一家人都挺疼她。

  不过在嫁给石红波这件事上,赵福兰的家人并没有反对。在她家,对于孩子们的大小事,父母都不过多干涉,但总是跟他们说:“做决定,不要冲动;决定了,就要有始有终。”所以在嫁给石红波之前,赵福兰想了很久。

  赵福兰和石红波相识于深圳,那时他们都在宝安区公民镇的一家电子厂工作。赵福兰是一名流水线工,经常加班到深夜。石红波在质检部工作,相对轻松一些。

  石红波个头不高、话也不多,总是默默地对赵福兰好。工厂发的牛奶,他自己不喝,再泡上一盒方便面,一起送给上夜班的赵福兰。

  相熟以后,赵福兰发现石红波虽没读过多少书,但很勤奋好学。刚开始,石红波也是一名流水线工,工作之余会向工友请教其他工种的知识,后来厂里公开招聘,他就应聘到工资更高的质检部。

  石红波发现模具师傅工资高,就到夜校报名学习。当学徒没多久,他就出师了,又换到更好的岗位。赵福兰打心里喜欢石红波这股不向命运低头的劲儿。

  当得知石红波从小就在单亲家庭长大,吃了不少苦时,赵福兰对他的心意从欣赏变成了心疼。

  愿以真情付出让家人有所依

  “大家都觉得我辛苦,其实老公比我更辛苦,我累能跟他说,他累却从不跟任何人说。”结婚十年来,无论多难,赵福兰都只想帮丈夫再多分担一些。

  赵福兰怀第一个宝宝时,石红波在深圳打工,她独自回到宜城。知道丈夫每天加班加点辛苦,赵福兰没有抱怨无人照料自己,而是挺着大肚子做饭洗衣,挑起了照料一家人生活的担子。

  石红波大哥去世的那一年,是家里经济状况最差的时候。家里没了主事的男丁,石红波辞去深圳的工作,回乡务农。随之而来的,是收入的锐减。

  趁着农闲,石红波去北京搬水泥、扛钢筋。顿顿馒头咸菜,喝凉水睡水泥管,只为多省一点钱寄回来。大哥患癌去世,二哥患肛肠疾病住院;大嫂脖子上长了肿瘤,精神疾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遭遇连番变故,赵福兰都默默承担。她心疼丈夫,也在乎丈夫在乎的人。

  侄女石玉多次提出想要休学外出打工,帮叔叔婶婶分担压力。但赵福兰总说:“读书不多的亏,我和你四叔都吃过,家里有我们,你就安心读书吧!”满怀感激的侄女暗下决心,将来会像婶婶一样,悉心照料这个家。

  张明英因患白内障,视力严重衰退,只能勉强走路,赵福兰就成了她的“眼”;二哥、三哥不会洗衣做饭,且需要每天服药,赵福兰就成了他们的“手”;嫂嫂不能下床,赵福兰就成了她的“足”。

  在赵福兰的悉心照料下,婆婆虽年事已高,但精神依旧矍铄;二哥恢复得挺好,现在已经不用吃药,还能帮家里干些农活儿。

  2014年6月,大学毕业的石玉进入深圳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她每月领到工资后,除留下基本生活费,剩余的工资都寄给了赵福兰,兑现了当年许下的诺言。

  在赵福兰的影响下,不离不弃的家庭美德得以悄然传承。

  愿用辛勤汗水让贫困之家变兴旺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想日子过得去不难,但我想让大家过得好。”当地政府为赵福兰的婆婆、二哥、三哥办理了低保,加上他们夫妇的勤劳肯干,一家人熬过了那段最难的时期。随后,赵福兰又有了新的期盼。

  婚后第三年,赵福兰和石红波发现养猪挣钱,就找到本家叔叔石金保,想买三头猪仔。当时每头猪仔380元,他们连1000多元钱都拿不出来。叔叔体谅这小两口的难处,同意先赊账。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石红波好学习、爱摸索,先后买了20多本专业书籍,学习养猪知识。三头猪第一次出栏就取得不错的收益,还了欠账,还有一些盈余。到第二年,他们就建起了一座新猪舍,养了七头猪。

  赵福兰能吃苦,做事麻利。每天早上天没亮,她就起床打猪草,然后给一家人做早饭,饭后洗完衣服又开始忙活喂猪的事。

  夏天蚊蝇滋生,打扫猪圈是每天喂食前的“必修课”。赵福兰要到附近的水井挑三十几桶水,才能满足七间猪舍的使用。

  遇上母猪生仔,赵福兰常常在猪舍一守就是整夜,观察母猪动态,辅助母猪生产。在她看来,只要能改变家人的生活,就算“睡猪圈”也没啥大不了。

  赵福兰用心经营这个大家庭,家庭账本已经记满了厚厚的几本。每一笔开支怎么花的,结余多少,她都一清二楚。石红波则根据收支计算损益,再投入新的“项目”。

  手里积累了一些资金后,他们又把眼光投向耕种和农机出租市场。八庙村地处平原,适合机械化作业,但有旋耕机、收割机的村民不多。

  买农机、出租、承包地、卖粮食,再买农机,再出租,再承包,再卖粮……他们就用这种方式把自家承包的耕地扩大到百余亩,周边的农户都成了他们的“客户”。

  养猪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赵福兰夫妇去年又获得一块场地用于新建猪舍,年出栏仔猪近四百头。

  家庭和睦,家风朴厚,家业兴旺,赵福兰一家的“逆袭”给了周边乡邻极大的鼓舞。随着各级媒体的报道,他们的故事也感召了更多的人。2018年,赵福兰家庭当选全国“最美家庭”;2019年,她个人获评“湖北省道德模范”;2020年,赵福兰家庭被授予“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对于未来,赵福兰信心满满:“这十年的经历让我越发相信,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努力。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全媒体记者 徐勇 通讯员 刘小利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未标题-3.jpg
  • banner.png
  • banner.png
  • 未标题-1.png
  • banner.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