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兼融的襄江流域文化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9-08-21
京剧《贵妃醉酒》,襄阳演员刘冰饰杨贵妃。(照片由刘冰提供)
 
  商业的兴盛,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促进建筑、戏剧、曲艺的发展。

  明清时期,襄阳的商业和手工业已有明确分工,并且已颇具规模,在樊城的汉水边,形成了皮坊街、磁器街、炮铺街、铁匠街等行业相对集中的街道,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聚集一地,自然就少不了对文化的需求。这样,勾栏瓦舍、茶楼戏楼、剧场书场便应运而生。襄阳在成为鄂西北物资集散地的同时,也成了这一区域文化艺术的集散地。

  襄阳地处南北交汇的要津,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襄阳的艺术自然而然地带有南北交融的特点。与南北艺术相比较,襄阳的艺术特色似乎不那么鲜明,甚至没有什么特色。而这种无特色,正是襄阳艺术的特色。

  南北特色建筑集中展示在汉江两岸

  明清以后,全国已有十多个省的商人来到襄阳。他们在建会馆的时候,也把各地的建筑艺术带到了襄阳。沿汉水建设的二十多个商会会馆,就有二十多种风格:山陕会馆展现出北方建筑粗犷简约、朴素厚重的特点;抚州会馆展现出南方建筑清秀典雅、娟丽精细的特色;中州会馆展示出中原建筑雄浑庄重、巍峨堂皇的气派;徽州会馆则展露出徽派建筑粉墙黛瓦、严谨简洁的风格……

  南北建筑如此集中展示在汉水边,就像一座座陈列馆、博物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襄阳的地方文化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看到,这以后的襄阳建筑,既不是纯粹的南方风格,也不是纯粹的北方风格。这种有南有北、不南不北、南北融汇的风格,就成了襄阳建筑的风格。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要数襄阳的石狮子。南方的石狮子雕刻精细,但体型相对较小;北方的石狮子体型硕大,但雕刻一般都比较简约。而襄阳的石狮子体型壮硕,雕刻精细,既可以看出北方石狮子的气派,又可以看出南方石狮子的神韵。各取所长,南北兼容,体现在襄阳石狮子身上的这些特点,其实也正是襄阳艺术的特点。

  外来剧种浸润出襄阳文化的色彩

  商家的会馆一般都有戏楼。南北商人在把他们的建筑艺术带到襄阳的同时,也把他们的戏剧艺术、曲艺艺术和其他艺术带到了襄阳。

  明清以来,襄阳民间早有“一清(清戏,即高腔)、二黄(汉戏)、三越调,梆子、花鼓、梁山调”的说法。汉戏、京戏、梁山调、豫剧、曲剧及越调皮影、汉戏皮影等上十个剧种,同时出现在襄、樊两城,其场面的热闹可想而知。但是,这么一来,襄阳本地的剧种,如清戏、襄河越调、襄阳花鼓,就不能不受到冲击。随着外来客商越来越多,襄阳文化消费的主体也悄悄发生变化,客商习惯于欣赏他们熟悉的剧种和曲种,这样,像豫剧、曲剧、京剧等流行区域比较广的剧种就渐渐占据了优势;本土剧种则逐渐萎缩,转而以自娱自乐的形式,顽强地生存于情有独钟的爱好者之中。“橘生南为橘,生北为枳”。一个地方的艺术,从它的出生地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要想不发生一点变异是不可能的。一些流传地域比较广的剧种来到襄阳后,虽然以压倒性优势淘汰了本土剧种,但是它们既然来到了襄阳这个地方,就免不了受到襄阳本土文化的浸润,带上襄阳文化的色彩。

  粗犷的黄河文化,被柔柔的汉江风一吹,也就变得柔软起来了。比如:高亢奔放的豫剧和曲剧,到了襄阳,它的唱腔和表演程序多了一些细腻、阴柔、妩媚和缠绵,发展成为与河南本土风格不一样的“南派豫剧”“南派曲剧”。襄阳豫剧名旦李喜华,就是“南派豫剧”的杰出代表,她师从阎立品,但又不拘泥于“阎派”,唱腔和表演都有不同于河南的襄阳特色和襄阳韵味。在河南豫剧六大名旦中,阎立品以优美娟秀、细致委婉见长,李喜华充分发挥了这一特点,形成了自己典雅、俏丽、清新、细腻的表演风格,被公认为“南派豫剧”表演艺术家。

  河南坠子流传到襄阳,为解决“水土不服”问题,坠子艺人便把它与本地语言、音调结合起来,以适应本地人的欣赏习惯,这样,逐渐形成了以襄阳为中心的“坠子窝”,在演唱、念白、表演方面都有了襄阳特色。襄阳本地人唱的坠子,听起来高亢中掺入了几分明朗,粗犷中添加了几分柔美。

  在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上,河南观众看了襄阳坠子表演艺术家郝桂萍的表演,顿感耳目一新,纷纷评说她的唱腔“有点蛮”。这个“蛮”字,正是襄江流域(汉水流经襄阳段)坠子鲜明的南派艺术特征。

  襄阳腔对全国戏剧发展的贡献

  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襄阳腔对戏剧发展的贡献。在全国戏曲剧种中,数采用皮黄(西皮、二黄)声腔的剧种最多,京剧、汉剧等有40多个,高腔及昆腔各有30多个,梆子腔有近30个(蒋菁《中国戏曲音乐》)。而襄阳腔在皮黄腔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辞海》对“西皮”这样解释:“戏曲腔调。由清初传入湖北襄阳一带的秦腔,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用胡琴伴奏。也叫襄阳腔,今滇剧仍保留此称谓……”《艺术知识》说得更具体:“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阳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最早产生于湖北西部的西曲,入陕后变成土腔小调,后重返襄阳,在本地发展为楚调,后来,随着李自成“军戏”带来的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在襄阳地区流传,本地楚调又与秦腔、越调、清戏等融合,形成“襄阳腔”,又称“西皮”。“西皮”传到武汉与二黄糅合而成汉剧。汉剧进北京与徽戏糅合而成京剧。这就是说,在京剧和诸多剧种主要唱腔“皮黄腔”形成的过程中,“襄阳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少了这个环节,“皮黄腔”发展的链条也许就会中断。(凡夫)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png
  • 1.jpg
  • 1.png
  • 1.png
  • 1.pn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