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祖优孟和宜城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9-08-14
襄阳花鼓戏《逼休》,扮演者田燕(右)、张荣明(资料图片)

  中国的戏剧源远流长,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戏剧剧种就有两百多个。水有源,树有根,那么,追根溯源,这两百多个“戏剧的孩子”共同的祖先——戏剧之祖是谁呢?戏剧之祖活动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戏剧之祖是谁这个问题,其实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的史坛泰斗司马迁,早进行了回答。司马迁在《史记》一百二十六卷《滑稽列传》里说:“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楚国有一个叫优孟的艺人,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楚国贤相孙叔敖为政清廉,生前无财,死后他的妻儿贫困潦倒。优孟对廉吏及其眷属颇为同情,于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模仿孙叔敖的动作、神韵,学习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惟妙惟肖到旁人都无法分辨的境界。然后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扮成死去的孙叔敖模样,去见楚庄王。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请他再做宰相。优孟便趁势行谏,假以“奉法守职的廉吏不值得做”为由,讽谏楚王善待良臣。并且用自编的一段唱词当场高唱,终于感动楚王,理解了优孟的良苦用心,遂对良臣孙叔敖的妻儿予以抚恤。后人就用“优孟衣冠”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优孟衣冠”也便成了戏剧最原始的雏形。

  追根溯源,优孟是哪里人呢?《史记·滑稽列传》已交待明白了,说优孟是楚人,是楚庄王时期楚的乐人。那么,楚庄王时期楚的都城在哪里——就是说“优孟衣冠”的发生地在哪里呢?还是在《史记》里有交待。在《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里说:楚文王元年“始都郢”,当时这个“郢”,就在现在的湖北省宜城市境内。“始都郢”的那一年,是公元前689年,楚都从宜城又迁都到外地,是公元前505年。这期间楚国在宜城建都近200年。但都城外迁后,宜城仍为“鄢郢”,是楚的陪都。直到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引水灌鄢,在宜城立都400余年的楚都,才遭毁弃。楚庄王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很明显,庄王时的楚都当然是在宜城,而“优孟衣冠”的发生地,也是在宜城了。

  事物的传播范围,一般都是由近及远的。

  优孟穿上他人的衣裳,扮成他人的模样,模仿他人的声音,装扮成他人的角色,演绎一个预想的故事——这些极具戏剧因素的作为,便首先在楚都宜城得到宣传、模仿和传播,最原始的戏剧“种子”,也便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至生生不息。

  翻开宜城的历史,演艺事业的兴旺,一直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早在战国时期,包括各种杂戏在内的宜城演艺业就很活跃,“角抵戏”以及所扮人物、动物的乐舞表演等相当盛行,所以,楚都宜城就被称为“歌之都、乐之都、舞之都”(《楚国风俗志·歌舞篇》)。

  出生于宜城的战国楚襄王的文学大夫宋玉,就描写过这种演出的盛况。他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又说“臣闻《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观者称丽,莫不怡悦”。一人歌唱,就有数千人跟和;楚宫里嫔妃们跳的舞蹈妙绝天下,观众没有一个不称赞、不高兴的,这还不繁荣兴旺吗?在角抵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故事情节和配乐的“百戏”,更是早在秦汉时期,就在这块土地上流行,当然也逐步流传到外地。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借助“优孟衣冠”这颗戏剧的原始种子,两千多年来不断繁衍创新、丰富发展,而今的中国戏剧,早已是包含生旦净末丑等多个行当、编导演音舞美等多个门类的功能完备的艺术国宝了。剧种也有了两三百个。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楚都宜城是最早担任传经送宝的角色的——把从优孟那里学来的戏剧因子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经验,传播到外地,外地创新的经验又反馈到这里,形成互助互动、共兴共荣之势。

  当然,宜城只是“弹丸之地”,它的创新,是绝对比不过“五湖四海”的创造力的,只是这最先播种的功绩,还是应该记一笔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时,宜城除了流行本土剧种襄阳花鼓戏外,还流行皮影戏、清戏、汉戏等剧种,以后曲剧、豫剧等剧种亦在此流行,演剧的班子也众多。在上世纪初,宜城仅花鼓戏班就有20多个。据1956年的统计,宜城的花鼓戏业余剧团发展到了40多个,演员800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演艺事业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遍布城乡的演艺班子,多得难以统计。据粗略调查,宜城市境内除业余剧团和戏剧唱班有数十个外,11个乡镇的舞蹈队、锣鼓队、秧歌队、唢呐班等常年开展活动的文艺团队就有390多个,常年有10多万人参加活动。

  一提到宜城市区的紫盖山广场,本地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这里“太繁华了”。其实,“繁华”的就是戏剧和各种其他演艺活动,几乎每日不断,若干个戏剧班子在这里“八仙过海”,各展技艺。其他各种演出活动也很多,每天上万人在这里观赏游览。所以,近日宜城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启动拆迁改建工程,扩大紫盖山广场规模,让戏剧等演艺事业有“安放”之地,让已成为“戏之都”的楚都宜城人民乐享生活。

  宜城——你对得起戏剧之祖优孟播下的种子!(襄阳日报)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png
  • 1.jpg
  • 1.png
  • 1.png
  • 1.pn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