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船北马交会地 民间文艺宝藏多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7-12-27
襄阳民间舞龙队 全媒体记者王虎摄
民间文艺大展演 全媒体记者王虎摄

  襄阳,是汉水流域中心区域,又是巴蜀、荆楚、秦陇、中原文化的重要交会区,为民间文艺的繁荣、茂盛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据市非遗办统计,已整理入档的市级及以上民间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有47项。近日,记者对襄阳的部分民间文艺进行了采访

  “火炮一响,浑身发痒”

  锣鼓,是中国民间文艺中使用最古老、最普遍的乐器之一。最初用于军事和祭祀,后来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供娱乐之用。

  襄阳多种民间文艺中都用锣鼓助威、热闹。如以锣鼓为主奏乐器的南漳的薅草锣鼓、阴阳锣鼓,谷城的什样锦,老河口的锣鼓架子;以锣鼓为主伴乐器的有牛首一带的“打狮子”(舞狮)和“老花鼓戏”;而双沟一代的“襄阳火炮”,纯粹是锣鼓经。

  在襄阳周边,锣鼓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火炮,这个叫法主要在一些乡镇,以双沟为代表。“火炮一响,浑身发痒,你唱歌帽,大家帮腔,近震夹河(唐河、白河、唐白河交汇地区的双沟镇、朱集镇等),远惊南阳。”这是流传在襄州的民谣。在襄州一些村落,凡50岁以上的都熟悉火炮,有很多人会基本的锣鼓经。和外地的民间锣鼓只打不唱相比,曾经襄阳火炮还有个“唱歌帽”的前奏。今年72岁的黄志金,是双沟镇襄阳火炮市级非遗传承人。看过黄志金火炮队的表演,观者无不为之感叹:以鼓、锣、镲为主,没有丝竹管弦之雅,却有着一种来自泥土、来自乡野的生猛、豪迈和激情。

  目前,火炮艺人们整理出47套鼓谱,如《猛虎下山》谱,锣鼓点先轻后重,先缓后疾,很形象地展现了一幅猛虎下山图景。同样用锣鼓的轻重缓疾表现了猛虎轻手轻脚地寻找猎物,当猎物出现时它便猛扑上去的画面遐想。还有《蜻蜓点水》《八哥洗澡》,锣鼓的节奏轻松活泼,清新欢快,听者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尚武之风尽在其中

  襄阳民间自古就有尚武的传统。“尚武精神”亦渗透到民间文艺中。如舞狮,在襄阳地区也叫“打狮子”,襄阳的舞狮属于北派的武功狮,也称武狮,其造型酷似真狮。舞狮成员一般都得有深厚的武术功底,才能完成扑、跌、翻、滚、跳跃、上高等动作。

  在襄阳广大乡镇,如牛首、龙王、卧龙、欧庙等地,曾经有过不少精武学堂和武术学校。

  据老辈人回忆,这些地方家家户户的男孩子,从小就跟着大人练功夫,一来能强身健体,二来可自卫防身。如今,在民间文艺中还能窥见襄阳“尚武之乡”的,差不多就剩襄阳的“打狮”队了。大刀、双刀、九节鞭等十八般兵器,劈山拳、大洪拳等武术套路,被“打狮”队的部分传承人有限地承袭下来。

  全国各地的狮舞很多,象舞却不多见,但宜城的“赶象”闻名全省。据考证,宜城象舞,清朝就有。和“打狮”一样,“赶象”也主要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时表演。

  宜城曾出土有象牙化石,古庙门前也曾有象造型的石雕,但象舞起源于何时,有待进一步考证。

  传承中创新、发展

  清朝中期,外来商客纷纷到襄阳买地建会馆。凡会馆必有戏楼。这为各剧种戏班的繁荣提供了发展空间和资金保障。当时,襄阳是全国有名的“戏窝子”。湖北历史上的三个大剧种“一清二黄三越调”都源于襄阳。当时的襄阳,不仅有本土的清戏、湖北越调、西皮、花鼓,还有外来的各种梆子、小调,戏曲之繁荣可见一斑。

  如今,清戏已经消亡;汉水上游的秦腔、山陕梆子与襄阳地方音乐结合形成的“西皮”腔,后来与其他地区的音乐结合发展成了京剧;湖北越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衰落,本世纪接近消亡状态。近几年在我市戏曲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努力下,开始恢复。

  目前,襄阳本地剧种湖北越调、襄阳花鼓戏,均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北越调在众多戏曲人士的努力下已经恢复了文武小戏。湖北越调十个行当齐全、唱腔丰富优美、表演文武兼备、剧目题材广泛,民间又称大越调。

  襄阳花鼓戏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襄阳花鼓剧团排演的《长山壮歌》,在今年7月,作为全国28部大戏之一、湖北省唯一一台舞台精品,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两场。

  戏迷是戏曲赖以生存的土壤。2015年,在襄阳剧院举办的一次戏迷大赛,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多位到襄阳的戏曲名家都曾表示:戏曲艺术的根在民间、土壤在民间、生命在民间。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乔建中称,汉江绵延千里,以襄阳为中心的汉水文化保存得最好。复旦大学教授张晓红说,在地理位置上,襄阳有优势,在传统民间文艺资源上,襄阳也是座富矿。(全媒体记者刘晓青)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jpg
  • 图.jpg
  • 1.jpg
  • QQ截图20170628193217.png
  • TIM截图20170527213646.pn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