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年大学“银发智库”专家为农村文化发展献策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胡俊卿  时间:2022-08-16

近期,我们对襄阳市的部分县(市、区)的乡镇进行了农村文化专题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市大多数乡镇、社区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设施,都在开展一些乡村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农民在文化意识、文化活动文化消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我们的建议是:系统地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培训活动。

一、为什么培训——现状和原因

1、农民文化意识淡漠。部分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偏低,缺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乡村文化活动中农民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自觉不强等。一些村民固守原来的旧思维,不愿意接受新的文化形式,排斥新的文化观念他们对是否建设文化广场、是否建图书阅览室、是否建文化墙等,都没有兴趣,成了文化振兴的旁观者、文化活动的“他者”。部分偏远地区以经济条件差为由,乡镇文化建设不重视不投入,认为文化建设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能出政绩,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性、全局性

2、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山区农村,初中毕业生已经是文化人了,初中生是农村的骨干力量;部分农民群众片面地认为认识字就算有文化。只要考上大学,都想方设法跳出农门,千方百计向城市挤去赚到钱了,就在城里买房,成为城市的居民;农村文化失去了主力军,许多简单的文化活动没有搞;即使有一点文化活动,也处在简单、重复、低水平阶段。如唱唱歌、跳跳广场舞就算是文化活动了。

3、农村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文化活动,县城乡镇好,乡镇村组。在县城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呈现多样性,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

4、农民文化消费观念陈旧。农村许多家庭谈不上文化消费,或者说根本没有文化消费,除了给上学的孩子买一些必要的教师指定的教材教辅以外,没有什么课外读物。楼房盖的很宽敞很漂亮,但就是没有书可放;有的一家有两个麻将室,就是缺少书房。年轻人每月会购买一些化妆品,但不会买一本书。农民不会到城里看上一场电影,他们会说“天天有电视看,还看电影干什么”;即使是电视,也都是最基本的套餐消费,不会去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家里没有体育和音乐用品;年轻人会去广场跳广场舞,老年人就只能聊天;一些村有“棋牌室”,也远离家门口,老人不方便去。有上级领导和媒体记者来调查和采访时,人们会到这个所谓的娱乐室里去凑个数,玩一下。如果单个的、悄悄地问这些农民:“你们平时到这里玩得多吗?”他们会说:“没事跑这里来干啥?”。说明这些娱乐设施用处不大。村里有体育设备却没有人玩,非遗项目弥足珍贵却没有人传,许多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通讯还是“老年机”,不会用智能机,新的文化商品不会消费。

5、农民文化权益保护意识单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民自身的权益农民被动地接受文化设施和消费品,他们能想得到的是“我的宅基地够不够”,“我的粮食能卖什么价钱”,对于村里是否建文化广场,是否安装文化体育设施,不关心,也不支持。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硬件”设施、投入和制度,我们没有谈,这里主要说的是“软件”问题。

二、培训什么——内容和方法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文化的“硬件”是可以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得到满足的,而农民的“软件”不“硬”却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不是通过财政投入能解决的。我们建议,解决这些“软件”问题,需要通过大规模地、系统地文化培训。具体来说,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和生长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夫妻恩爱、子女和谐、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家庭和谐邻里关系,这些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

2、开展现代思想文化观念的培训。许多农民常年深藏在大山深处,不曾到过城里去,很少接受现代思想文化的熏陶,对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的思想文化、现代的精神风貌知之甚少。开展文化培训,就是让城里来的有文化的干部和文化人,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等,让农民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3、开展理性文化消费观念的培训。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消费量,这是文化消费的必要条件。据资料显示,整体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其文化消费要占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3%至5%。一个家庭的文化消费也应该达到这个水平。我们不能吃得好、穿得好,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文化却处在“贫困”线以下。家庭要经常购买书籍,要有一定的藏书量;要有几代人都能看的书;还要购买体育器材;要定期到电影院看电影,到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去参观;要定阅报纸;开通电视和网络,让家庭与世界时时刻刻保持畅通。

4、开展网络知识培训。乡村振兴首先是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路”也可以指信息之路,文化之路。要在农村广泛地开展网络知识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是:农民利用电脑做信息处理,书写应用文件,书写法律文书和生活文本;接受基本的信息网络知识,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会操作家庭智能电器等等。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吸引年轻村民参与文化建设,如开通微信公众号发布本村文化建设成效以及村民文化作品;建立微信群及时通报本村文化活动信息,及时沟通活动中的问题。

5、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培训。文化体育形式,一般是太极拳、健身操、武术表演等。这些活动,农村有,但不规范,不上档次。通过培训,把民间散落的体育活动规范起来,农民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艺术熏陶。

6、要开展文化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文化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是声乐也可以是器乐。声乐可以是民歌、民间小调、巫音传唱器乐可以是襄音锣鼓、唢呐等。

7、开展文化传播活动的培训。文化传播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面,它有利于促进乡村贸易和产业的振兴。文化传播知识的培训,内容上主要是摄影直播带货抖音形式上也可以是民间故事会、农村地头晚会。乡村文化传播光靠手机是不行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比方说使用单反相机、摄影机、编辑机或编辑技能,会使用相应的软件和电脑技术。

8、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培训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在襄阳一直没有形成产业链,一些项目保护不够好,但更重要的是传承不够,没有“后来人”、传承人。一些项目的领导部门和传承人抱残守缺,不敢开发,不会开发,政策运用不够灵活,捧着金饭碗去要饭。这需要专业干部和艺术家去指导,去培训。

9、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比赛活动文化艺术比赛需要组织人才。可以三级之间开展,也可以联合开展。有组织能力的专家参与指导言传身教

10、鼓励城市文化人到农村扎根成为职业农民。未来的农业需要有职业素质的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目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了城市,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以留守中老年人为主力,这种现状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除了城市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下乡给农民文化培训以外,还要吸引城市人成为职业农民引导农民返流,并全面提升农民的职业素质,造就懂农业、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

三、谁来培训——主体和机制

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培训,要主体明确,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1、县级文化部门是乡村文化培训的领导机关。县级文化部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领导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指导培训工作。要抓好典型,总结经验提高水平,逐步推广;注重对外宣传,逐步形成文化活动品牌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给出襄阳经验。

2、动员城里文化人下乡进行文化培训。培训导师的遴选,主要在市直文化、教育含高校、群团组织等单位进行报名招募可以是文化艺术工作者、新闻教育工作者、文化教育志愿者艺术领域的专家,或者是文化艺术界的社会团体成员、文化艺术企业的骨干

3、要加强对培训导师的管理加强对培训导师的管理,要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参加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努力培养成全市的文化领军人物促进全市文化事业全面、均衡、快速的发展

 

课题组成员:

陈仁铭,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教授,文化襄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襄阳市老年大学“银发智库”成员。

李江海,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原三级调研员,襄阳市老年大学“银发智库”成员。

朱维平,襄阳日报社原高级编辑,襄阳市老年大学“银发智库”成员。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文明校园.jpg
  • 123.jpg
  • 未标题-4.jpg
  • 未标题-1.jpg
  • 未标题-3.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