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离不开赤诚匠心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7-12-07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八个字总结出了宁波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实力。其中,书藏古今指的是天下第一藏书阁——天一阁。昔日一代大思想家黄宗羲就以登上天一阁为荣,发出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惊世之叹。(126日《钱江晚报》) 

  天一阁现藏古籍30万卷16万册2.2万余种,善本古籍5000余种3万余册,其中约40%的古籍因虫蛀、鼠噬、絮化、酸化、老化、断线、缺损等病害需要修复。日复一日,在这里工作的修复师们大多将毕生精力都倾注在古籍修复事业上,用一颗赤诚匠心为守护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杰出贡献。 

  修复古籍既考验能力又考验耐性,要将之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修复古籍的过程十分严谨,容不得出一丝差错,却也非常单调。拆书、洗书、补书、折页、喷水、剪页、压平、捶书……每一个过程都要不断重复,而且需要非常小心,一旦出现差错,不但是会修复失败,严重的还会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造成严重的后果。 

  支持修复师们坚持不懈扎根于古籍修复事业的,是他们为了复原残卷中的文明记忆的信念,是他们精益求精矢志不渝的匠心。古籍破损的原因大致有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使用中的磨损等,古籍修复师要开出不同的修补方案,因此,古籍修复是一个交叉学科,修复师不仅要具备化学、生物、美术方面知识,还需要在材料、墨迹等领域有相关研究,实践性非常强。古籍修复师就像是技艺精湛的工匠,对残损的古籍精雕细琢,让他们重新焕发光彩。 

  匠心不仅是细心、耐心与诚心,更要有创新。凭借着古籍修复师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传统修复技艺得到改良与升华。在2015年年底,天一阁精湛的古籍修复技艺被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与纸张制造传统项目的重要成果《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操作指南》之中,以天一阁馆藏古籍《台东涧溪鲍氏宗谱》与文书《清光绪三年张嘉禄翰林院庶吉士敕封》的修复工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古籍与文书的修复流程。 

  2007年的调查显示,全国2800多家图书馆收藏的古籍藏量超过5000万册,其中1/3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按照现有的修复进度,也许永远也修复不完。但修复师们丝毫没有气馁,为了让更多的文化瑰宝重现人间,他们甘心在保护古籍的第一线默默奋斗,这种可贵的匠心令人钦佩,全社会理应给予修复师们更多关心和尊敬,助力修复师们的匠心永远传承下去。(胡蔚)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图.jpg
  • 1.jpg
  • QQ截图20170628193217.png
  • TIM截图20170527213646.png
  • 1.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