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宋德学:平凡之路浇筑大爱人生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7-06-2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个人,用他的青春岁月,他的铁骨铮铮,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南漳高峰麓村“陀螺教师”宋德学走遍山川峡谷,动员每个适龄儿童上学读书,30多个即将辍学的孩子被他感召回校读书,100多人走出深山考上了大学,他用责任和爱去浇灌祖国的花朵。20175月,宋德学荣登中国好人榜。 

  19岁,正是肆意挥霍青春的年纪,正是充满彷徨却又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而19岁的宋德学,却回到了家乡,扎根山区,用他年轻且宽厚的肩膀扛起了教育的大旗,因为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要想走出大山,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宋德学虽然是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但是他把责任埋在心中,把教人育人当做信念。农村教学质量差,但是宋德学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没有黑板用门板,没有课桌自己做,孩子回家要护送,教学课本自己背。有一次夜里,宋德学扛着一百多斤的书走在山路上,突然下起大雨,他忍受着双脚磨破,双肩红肿带来的痛苦,咬牙把书坚持背回去,他发起了高烧,硬是熬到天亮出了太阳,咬着牙把淋湿的书一本一本摊开放在石板上晒干,结束这一切,他才放松让自己昏过去,直到被放牛的村民发现。他不顾自己的身体,透支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想到孩子们拿到新课本时脸上绽放的笑容,想到孩子们眼里渴望的求知欲呀! 

  59岁,正是准备功成身退、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而宋德学却顶着患了顽固颈椎病、风湿痛、胃出血的身体,几十年如一日的为孩子们挑水,洗衣洗被,哪怕自己手上长了冻疮,也没有苦着孩子们。“不想当厨师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这是一句网络用语,但是宋德学却让我们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一个老师能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厨房。在教室里,他兢兢业业的给孩子们传道解惑;下了课,他一头扎进厨房,为孩子们做美味的早餐。宋德学有一个学生,出生时妈妈便难产去世,6岁时爷爷奶奶相继过世,唯一的亲人——父亲,却游手好闲从不管她,于是宋德学便将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子一样看待,给她买课本买衣服、垫付医药费。而在这40年里,这样的孩子有30几个,宋德学或是减免学杂费,或是义务接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都念到书。宋德学作为一个教师,却身兼数职,又当保姆又当厨师,而背后的心酸却从不向人诉说。我想,在这一刻我深刻的明白了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叫大爱!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宋德学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回报。他的这份责任,这份担当,这份勇敢,正是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所缺失的重要精神。“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宋德学用他四十年的教学生涯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堂课,他就像是一把火种,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之火。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要怀着满腔热血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把宋德学树立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的韧劲,为振兴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毅然)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TIM截图20170527213646.png
  • 1.jpg
  • 58a050a0a10d1副本.jpg
  • 未标题-1副本.jpg
  • QQ截图20170329144612副本.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