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文化自信基石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6-08-15

  “国富兵强,斯民小康”,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今,贫困地区百姓的荷包鼓了起来,日子好了起来,但文化生活却依然单调,文化自信仍然不足。“小康”这个概念,出自传统文化经典《礼记·礼运》。千百年来,人民孜孜追求的小康,绝不是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小康。说到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根本需求,并没有发达与欠发达之分。 

  斯民小康,不能仅是生活上的富足,更应是文化上的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人们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也只有精神世界的底气十足,才能让贫困地区的百姓真正挺起腰杆子,活出幸福感。 

  我们欣喜地看到,保康县率先探索文化小康,推进全县的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齐头并进,让山区百姓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富足。打麻将、闹矛盾的少了,学文化、学技能的多了,山区百姓在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文化自信也越来越强。 

  当前,襄阳全面脱贫的任务还很重,除了送产业、造血液,在扶贫的过程中,文化绝不能缺席。因为,给钱给物资,虽然是一种扶贫,但真正促使贫困地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却是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价值观的共融。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应当因地制宜盘活当地的文化资源,打响群众文化品牌,让百姓明确自己的文化特色、立起文化的自豪感;要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好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让村级综合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多为贫困地区送去优秀的文化产品,使群众既创造文化又享受文化;要大力培育培养当地文化人才,同时组织更多文化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参与文化扶贫。(熊丹青)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jpg
  • 无声的讲述副本.jpg
  • 书香溢襄阳副本.jpg
  • 56cd3abc7d7c1副本2.jpg
  • 572b04f460721副本副本.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