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端午文化别拘泥在问候语上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6-06-1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过去了。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吃鸭蛋,有条件的还要赛龙舟。虽然因为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不再“饮雄黄”,然而最近几年,端午节又多了一个新项目——争论“端午”到底该“快乐”还是“安康”。

  这种现象源自一条近两年才流传的网络消息:“提醒大家,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本来这只是一条小消息,但是传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声势。君不见,朋友圈、微博界、甚至短信里,都不断有人提醒“不要祝快乐,要祝安康”,仿佛“道一声安康”才是有文化、有品味、有传统、有继承的体现。但在笔者看来,这种细枝末节实在没有在意的必要。

  实际上,端午节是“安康”还是“快乐”,并不重要。因为两者都是对的——按照咱们湖北老乡闻一多先生的考证,端午节的雏形起源于部族的龙图腾崇拜,时间远早于屈原;真正有记录则要等到东汉,时间又晚于屈原;甚至屈原自己在《楚辞·涉江》里也写有类似龙舟竞渡的场景。所以端午节至少在本源上并不是一个“悲壮的日子”,道一声“快乐”并不为过。况且,硬要钻牛角尖的话,那么“安康”和“快乐”这两个词语都不能与端午节相匹配——因为它们的出现时间都要晚于汉代。

  “安康”还是“快乐”,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在最近几年,类似这样的事情反复出现——除了端午节外,每年的清明节也会出现一波几乎一模一样的“科普潮”。除了传统大节外,最近几年,寒食节、中元节等一些早就不怎么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也都开始借助互联网的传播重新变得热门起来。

  在笔者看来,这种行为实在没什么意义。争论“安康”还是“快乐”、提醒“寒食清明的几大禁忌”,看起来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发掘和打捞,但实际上点开一看,不仅BUG硬伤满目皆是,而且总是偷偷夹带“私货”;总体来看,这类信息的主要目的,还是想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点击量。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浩如烟海,其中有很多精华,也不可避免有很多糟粕。历史大潮的淘漉就是最好的天然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糟粕都被淘汰掉了,这时候还有人泥古不化,故意去打捞,恐怕十有八九只会捞出一堆“陈芝麻烂谷子”。当然,如果真的想要获得一些实打实的传统文化知识,那么翻开一本民俗书籍,也比点击朋友圈更稳妥一些。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变快了,闲暇时间也变得碎片化。很多广告商、自媒体人就抓住了这一特点,用一些传播学的小技巧,从细枝末节切入,人为制造一些“知识陌生化”,从而抓住用户的眼球。而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这类碎片化的信息,很多本身就是以讹传讹,每天“刷”朋友圈看这类信息,除了占用时间,就只能起到给广告主贡献点击率的作用了。(董子川)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jpg
  • 无声的讲述副本.jpg
  • 书香溢襄阳副本.jpg
  • 56cd3abc7d7c1副本2.jpg
  • 572b04f460721副本副本.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