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工匠精神打造城市名片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6-05-25

  襄阳这块热土,完全有能力培育工匠精神,有能力发扬工匠精神,有能力立足工匠精神,把技术领先、质量一流的产品打造成闪亮的襄阳名片。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执着于己的精神,从业者必须心无旁骛,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样才算具备工匠精神,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作为工业大市,襄阳首先应该立足本土优势,依托自己的经典传统产品,不断提升品质与工艺,打造名片产品;而不能谋求眼前的小利,粗制滥造,盲目求快求规模,这样的做法,是与工匠精神背道而驰的。

  老干妈辣酱创始人陶华碧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在初创老干妈辣酱后,很快就赚到了一些钱,但她没有盲目摊大饼搞多面发展,更没有为了扩大规模、赚快钱而降低质量要求。相反,陶华碧继续苦心钻研辣酱制作,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现在,在美国购物网站“亚马逊”上,一瓶老干妈辣酱售价高达9美元(约合59元人民币),但还是十分畅销。而在老干妈之前,也有很多辣酱风行一时,但是一旦打开销路,它们就往往会为了扩大规模而降低质量要求,甚至直接代工贴牌,最终导致品牌沉沦。时至今日,辣酱行业唯有“老干妈”屹立不倒,若要问为什么,工匠精神是核心原因。

  类似的事情在襄阳也存在。大头菜是襄阳的传统产品,也是足以代表襄阳的名片产品。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大头菜“不是原来那个味儿”了。原因也很简单——正宗襄阳大头菜,其腌制技术讲究“三腌、五卤、六晒”,整个制作流程长达18个月。这样精工细作,大头菜想不好吃都难。可是现在,有几家大头菜生产企业能做到真正的“三腌、五卤、六晒”呢?有些企业打着技术升级的幌子,实际上简化了流程,这么做确实提升了大头菜的生产效率,但是那样的产品,还算是正宗的襄阳大头菜吗?老百姓的舌头是最好的评判标准。

  襄阳也有很多本身就很能体现工匠精神的成就。作为工业大市,襄阳的汽车制造业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襄阳也是电机软启动技术装置创始地,曾创造多项全国第一,目前,襄阳制造的软启动产品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襄阳的航空航天配套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都在业内赫赫有名。这一切都证明,襄阳这块热土,完全有能力培育工匠精神,有能力发扬工匠精神,有能力立足工匠精神,把技术领先、质量一流的产品打造成闪亮的襄阳名片。

  当然,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离不开人,做强襄阳制造也离不开人。襄阳本身有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每年可以培养大量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襄阳的本土院校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工匠精神进行宣传,要积极介绍国内外优秀工匠的先进事迹,摆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腐观念。事实上,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读书治学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放眼全球,学习理论知识与学习技术知识并没有高下之分。在德国,技术工人和公务员不好说谁更优秀;在美国,码头工人的年薪能达到13万美元;在加拿大,伐木工人和电焊工人是传统的“好工作”;在很多国家,从事艺术行业是出于兴趣,绝不是文化课跟不上之后的“曲线救国”……我们要让选择学习技术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获得自信,在学习阶段就树立工匠精神。如此一来,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就能迅速投身襄阳的产业发展大潮,与襄阳这座城市共同前进。

  培养有襄阳特色的技术人才,让他们依托襄阳本土优势聚精会神搞研发、求品质,最终打造出一张张享誉全国的“襄阳名片”——如果这一整个链条能形成良性运转,那么工匠精神就将真正在襄阳这座古城大放光明。(董子川)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jpg
  • 无声的讲述副本.jpg
  • 书香溢襄阳副本.jpg
  • 56cd3abc7d7c1副本2.jpg
  • 572b04f460721副本副本.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