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工程”力促襄阳文明程度指数大提升

首页 > 文明简报 襄阳文明网 2015-06-16
  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襄阳市明确了“十大创建工程”,努力实现2015-2017文明城市创建届期各年度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大提升。

  一是实施“政务效能工程”。建立重大事项决策责任制和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民生问题听证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扎实推进“责任型、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政府建设,开展以“忠诚、责任、干净,争优好干部”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加大行风评议力度,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

    二、实施“法治推进工程”。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重点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民主法治观念。完善法律援助体系,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继续推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与管理,依法执行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完善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三、实施“社会诚信工程”。 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快政府诚信及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推进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制度。加大诚信“红黑榜”社会发布力度,形成联动依法惩戒失信的社会格局。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经济犯罪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价格欺诈等违法经营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积极开展“诚信示范单位”评选、“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突出解决食品药品行业、窗口行业以及公共场所存在的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形成诚信和公德建设长效机制。

  四、实施“市民素质工程”。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党(团)校、社区活动中心、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学礼仪、全民讲环保、全民守秩序、全民讲诚信、全民传爱心、全民读经典等系列活动。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创作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评选表彰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

  五、实施“文化示范工程”。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作,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建设一体化,实现全市9个县(市)区均建有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全市所有街镇、社区(村)都建有文化站、文化室的目标。广泛开展“文化进广场”、“文化进社区”和“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民俗民风和爱国主义教育,放大节日活动教育群众、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效应

  六、实施“宜居便民工程”。 严格落实市政道路、背街小巷等各项保洁制度和临街铺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大对重点地段环境景观整治。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机制,健全落实城市各项管理法规,确保城区一、二类街路和重点地区达到整洁优美、沿街商业管理规范、交通站点秩序井然、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城区三、四类街路和背街小巷、居民庭院达到净化、美化和亮化。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基本形成现代城市公交系统,建成“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七、实施“平安益民工程”。 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平安村镇(街道)、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平安医院活动,集中排查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及社会黑恶势力犯罪。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督管理,全面实施食品药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八、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以“绿色城市、绿色乡村、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为重点,实施“绿满襄阳”行动计划, 大力推行“林田结合”“林水结合”“林路结合”,建设“房前有景,院中有果,屋后有林”的绿化村庄。开展共建“绿色家园”主题系列活动,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环保宜居社区、绿色学校、生态乡镇、生态村,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度达85%以上。

   九、实施“金色阳光工程”。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广泛开展“洒扫应对”,“认星争优”“日行一善”“经典诵读”和“清明祭英烈”“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继续在互联网、手机媒体、荧屏声频等领域开展“低俗、庸俗、媚俗”“三俗”之风专项整治行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十、实施“志愿服务工程”。坚持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制定志愿服务工作规划,扎实推进各类志愿服务创新发展。依托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旅游景点、救助机构等,搭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建立“学雷锋”志愿者工作站点。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和“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为重点,广泛开展党团员进街道、进社区、进网络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培育打造一批志愿服务精品社区、精品单位、精品项目和领军人物。

责任编辑: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