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人的元宵回忆:记忆里的元宵花灯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9-02-18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儿时孩子们唱着歌谣、打着灯笼寻来每年的正月十五。灯,是元宵节不变的主题,打灯笼、闹花灯、看灯展的习俗至今流传。面对如今市面上新奇、多样的花灯,最触动心弦的,还是儿时最难忘的花灯背后藏着的故事与过往。

  “50后”买不起花灯,也能过出节味 

  “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完了。为了抓住热闹的尾巴,对于元宵节,人们似乎格外珍惜。”今年61岁的张晓华说,上世纪六十年代,襄阳城里,公共场所的照明远不如现在,正因为正月十五的花灯,才越发衬托出那个年代节日里的灯火通明、张灯结彩。

  作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张晓华记忆里的元宵节,是和成群结队的小伙伴到街上挤人缝看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节目;是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到小北门附近的祠堂里看灯展、猜灯谜;是一边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买得起灯笼,一边笑着看他们的灯笼在寒风中一个接一个熄灭、烧着……

  张晓华告诉记者,儿时,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根本买不起灯笼,想要自己做一个又苦于不会制作技术,且买做灯笼的纸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隐约记得,四五岁时候,一个纸灯笼大约要5分钱,要知道,那时候5分钱够买两根油条吃了!”同样是老襄阳人,今年65岁的周运富说,“那时候买得起灯笼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就只有羡慕的份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相比现在超市、商店里卖的琳琅满目的灯笼,“50后”们儿时玩的,多是用竹篾和油纸糊的纸灯笼。据张晓华介绍,那时候,灯笼纸的颜色有黄的、绿的、红的,点亮后挂在一起很是好看。而点亮纸灯笼的工具并非现在的电池,是蜡烛。

  “70后”花灯里,盛满的是母爱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相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70后”的孩子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而对于元宵花灯,他们的童年也有自己的故事。

  1976年出生的李立生长在一个农民家庭。她对花灯最早的记忆,就是母亲编制的灯笼。她告诉记者,虽然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但母亲的动手能力很强。“每年元宵节前几天,她就会给我和姐姐做灯笼玩。”李立说,母亲会先用几根细细的竹条编制一个椭圆形的框架,再用硬纸板和细铁丝制作灯芯托盘,托盘上放上小半根蜡烛,然后在灯笼的外面糊上一层薄薄的红纸,红纸下面坠着用细线做成的穗子,“母亲会让我和姐姐在纸上用毛笔轻轻写上新年的愿望或画上喜爱的图画,这样就显得独一无二了。”“长大后,家里条件改善。搬到县城后,我也尝试用白酒盒子、西瓜皮给儿子做灯笼,但无论怎么做,都感觉没有妈妈做得好。”李立说。

  “80后”花灯,是骑在父亲肩上的温暖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在“80后”的记忆里,歌曲《卖汤圆》和玩花灯是童年里元宵节的必备元素。然而时至今日,伴随着这首正在淡去的歌,更难见到的是元宵夜孩子们手中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情景。“在我的记忆里,对于‘年’最深的记忆,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鞭炮和元宵节的花灯。”30多岁的陶豆回忆道,小时候,每一年的元宵夜,父亲都会带着她出门买花灯。从纸制的到塑料的,从装蜡烛的到装电池的,从动物形状的到挂流苏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她都拥有过。“记得那时候最风靡的就是一种小狗花灯,走在鼓楼、北街,孩子们手中几乎人手一个,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了。”

  虽然心中对花灯还喜爱,但如今,忙于生计和家庭的陶豆,已经很久没有玩过花灯了。“比起玩灯笼,现在孩子们的元宵节节目单里多是玩手游、桌游,看电影,泡奇奇乐园……虽然过节的形式越来越多,但一些传统的东西反而消失了,一些过去的味道再也回不来!”陶豆感慨道。“记得我四岁那年的元宵夜,我坚持要骑在父亲的肩上,出门买花灯。那时,天下着鹅毛大雪,父亲就这样扛着我,一步一滑地从昭明台走进北街。我的手里拎着父亲刚给我买的小狗花灯,两个人边走边唱着歌,别提多开心。快走到北街第一个牌坊时,父亲突然脚下一滑,我们两人都摔倒在地,摔倒在地的瞬间,我没有哭,反而和父亲对望着哈哈大笑起来,那种温暖和快乐,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陶豆的记忆中,花灯,是骑在父亲肩上的温暖。(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月皎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png
  • 1.png
  • 1.png
  • 2.jpg
  • 1.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