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襄阳好人”名单发布(10人 /组)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7-04-05

  助人为乐(2人/组):

  何易恒(襄阳市图书馆推荐)

  张桂华(老河口市文明办推荐)

  见义勇为(2人/组):

  冯建昌(樊城区文明办推荐)

  郭显涛(枣阳市文明办推荐)

  诚实守信(1人/组):

  李凤娟(湖北广电网络襄阳分公司推荐)

  敬业奉献(3人/组):

  覃俊东(襄州区文明办推荐)

  李 锋(宜城市文明办推荐)

  王金荣(宜城市文明办推荐)

  孝老爱亲(2人/组):

  刘春秀(谷城县文明办推荐)

  郑永莲(保康县文明办推荐)

  事迹简介:

  何易恒,男,道安图书馆馆长。道安图书馆成立于2005年,这座公益性质的图书馆聚焦少儿、文学、佛学类公共图书,馆藏图书2万余册,并常年举办书画展览、文化讲堂等活动。而馆长何易恒正是这座图书馆的创办人。“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捐贫助困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我却更倾向于持续传播文化,因为这是一份能长久传承的事业。”何易恒说,读书能够启智,而他的道安图书馆,就是想用书香,为人们认真地守住那片小小的精神园地。

  张桂华,女,老河口市友谊路社区惠济巷居民。78岁的张桂华在老河口市友谊路社区惠济巷居住了40多年,62户居民都用“贴心管家”来形容她。“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熟人,应该相互帮衬,我用心帮助了大家,大家也会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我,邻居之间相互守望,才能建立信任,成为一个温暖的集体。”张桂华说,只要她还能迈得开步、做得了事,她就会一直守望着身边的乡亲们,看护好大家共同居住生活的惠济巷。

  冯建昌,男,襄阳市税务局樊城分局退休干部。他一直被誉为“耿直老兵”,为“见义勇为”这四个字,足足追求了50多年。他长途奔袭,晨练间隙帮助警察勇擒歹徒;他路遇危难不做冷漠路人,及时对路边发病妇女伸出援手;他面对匕首不惧威胁,在公交车上勇斗盗贼;他勇救生命,加入汉江义务救护队,在汉江边救起7条鲜活的生命。他就是冯建昌,一个有着侠义心肠的退伍老兵。

  郭显涛,男,中国人民解放军73331部队士官。2016年1月26日是郭显涛结婚的前一天,下午2时许,他从未婚妻家走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不远处传来“小孩落水了,救人啊!”呼救声,他没做多想拔腿就冲过去,一个箭步跳进池塘,用尽全身力气一把抓住孩子往岸边挪动,在闻讯赶来的村民帮助下将孩子救了上岸。第二天作新郎倌的郭显涛发高烧38.5度,但他却未向妻子和家人说明感冒原因,当被救小孩的亲人带着1000元现金和礼物赶到他婚礼现场致谢时,他笑着拒绝了。

  李凤娟,女,湖北广电网络襄阳分公司客服部客服代表。去年,在保险行业工作的夏女士不慎遗落了背包,包内有一万多元现金及重要单据,正巧,李凤娟下班后给用户送机顶盒的途中捡到了夏女士遗落的背包,她担心失主着急,就一直在原地等到失主找来,夏女士多次拿出现金酬谢她,都被她婉言谢绝。

  覃俊东,男,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在文化站长这个清贫的岗位上,覃俊东已经默然坚守近30个年头,古驿黄渠河历史发展变迁,无不记录和保留了他的每一个足迹。是他首先义务编制了古驿地名志,考证记录全镇每一个自然村的来龙去脉与历史沿革变迁;是他勇挑重任,历时十余年,第一位系统整理编写了80余万字的襄州政协资料文史资料《古驿寻古》,填补了古镇历史文献空白,还原古驿2700多年的历史风貌;是他发起“襄阳坠子”、“吕堰驿花鼓戏”、“外沟大越调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所有的这些,无饱含着他几十年劳动付出的汗水。

  李 锋,男,宜城市网络新闻信息中心总编辑。同事们称他为“拼命三郎”,提着吊瓶也要完成采访。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曾通过采访来宣传郑集镇的香瓜产业,外地经销商的电话打到了网络中心;他曾借助网络宣传帮助患病学子、地贫女孩,呼吁社会爱心人士捐款。他是宜城新闻战线的“永动李”,永不停歇的奋战在新闻一线,传播党的声音,反映民生民意。

  王金荣,女,宜城市李垱初级中学教师。她从繁华都市,走进偏远山乡,履行着一名师者的责任。她善于钻研,克服困难,虽然肩膀骨折却仍坚持教学,并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她自费购买书籍建立班级读书角,鼓励学生阅读,她指导的学生多篇作文被发表在报刊上。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她自学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年过三十的她终于要结婚,家人将婚期定在去年五一,她却考虑婚期请假会影响工作教学,耽误学生学习,最后执意将婚期推迟到暑假八月。

  刘春秀,女,五山镇小星店村村民。早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刘春秀带着满月不久的双胞胎女儿背井离乡,跋涉千里来到谷城五山扎根。自己安置好后,又将婆家、娘家人相继迁出连饭都吃不饱的贫困山区。为了维持家中老小的生计,她最多时一人种15亩水田,经常为了收割粮食几夜不睡。地少了以后,她又抓蛇、养猪养牛、捞鱼摸虾……想方设法赚钱,好几次命悬一线。20年来,她一个人用孱弱的肩膀,挑起了一个大家庭的重担。

  郑永莲,女,保康县寺坪镇岗子村2组村民。“公婆也是爹妈,你要孝顺他们,为他们养老送终,把孩子带大,在婆家,这就是你最大的功劳。”1985年出嫁那天,父亲的嘱托,让21岁的郑永莲铭记在心,她向公婆承诺“照顾你们一辈子”。婚后的生活并不平静,公公因病故去,丈夫意外离世,郑永莲带着患病的婆婆组建新家。之后的生活再遭重创,但她对婆婆不离不弃,用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banner.png
  • banner.png
  • 未标题-1.png
  • banner.jpg
  • zmjt-banner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