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的他11年捐了12万元资助他人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代丽思  时间:2016-07-27
社区读书节上,胡江涛(左一)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和居民交换 图片来源:襄阳晚报

  11年来,约12万元经由一个名为“爱心”的账户汇往十多个需要帮助的人手中。“爱心”账户的主人是樊城朝虹社区52岁的退伍老兵胡江涛。

  如今,随着银行实名制的执行,“爱心”账户已不能正常使用,但胡江涛的爱心仍将继续下去。

  爱心缘于身边的感动 

  胡江涛的父亲也是军人,他年幼时父亲常年在外。

  家里的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母亲当时既是村里的民办教师还担任村里的会计,根本没时间照料胡江涛和两个妹妹。

  幸亏邻居“树娃哥哥”一直帮衬着,挑水、砍柴、种地,这些累活、重活都是“树娃哥哥”在帮忙。

  胡江涛记得,从他8岁那年起,一直是“树娃哥哥”在帮他家干这些活,直到他15岁那年和家人离开老家。

  儿时的胡江涛说,自己以后也要像“树娃哥哥”一样,长大后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

  如今,每年回乡看望父母时,胡江涛都会去看望“树娃哥哥”。

  后来,胡江涛也成了一名军人,身边依然有让他感动的人物和故事,激励着他。

  省出钱来帮助人 

  2005年7月1日,胡江涛以“爱心”为户名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并存入了300元钱。他想用账户里的钱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如今,胡江涛的“爱心”账户已存入约12万元。多的时候几千元,少的时候几元钱。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至今已资助了十余名遵义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上学,另外还帮助了襄阳市区的一些孤寡老人、贫困家庭。

  这些钱都是他一点点省出来的。“大家都觉得我这个人特别抠门。”胡江涛说:“的确,我的衣物都是便宜货,但我觉得钱没必要花在这些方面,应该花在有意义的事上。”

  胡江涛其实可以生活得很富足,他和妻子的收入都还不错。不过他认为这种“抠门”是对自己的约束,同时也能多积攒钱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些钱他一般都寄给当地妇联,然后由妇联代为转交。令胡江涛感动的是,当地妇联会将捐助款的明细寄给他,并附上孩子的成绩单、亲手写的明信片等。

  胡江涛对孩子的“爱”并不仅仅是物质的资助,还有心灵的陪伴。孩子们寄来的信件他都认真回复。

  直到现在,胡江涛还保持着和这些孩子的联系。上周,他资助的贫困学生王秀芳还打来电话问候他。

  当年,王秀芳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时,是胡江涛为她寄来了学费,从初中二年级一直资助到她大学毕业。即使现在已经工作了,胡江涛还挂念着她。

  对此,胡江涛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对这些孩子关心太少。

  爱心仍将继续 

  随着银行实名制的实施,胡江涛当年在银行开设的“爱心”账户已不能正常使用。

  为了能让“爱心”账户继续存在,他将“爱心”账户转交给朝虹社区居委会,希望以社区的名义让“爱心”账户继续存在。“哪怕不能,我也会通过其他途径继续资助需要帮助的困难居民。”胡江涛说。

  前段时间,他开设的少年心理学校里的一名贫困少年突然住院,他为这名少年花了3000多元治疗费。

  胡江涛的爱心善举,家人多少有些不理解,有时难免流露出怨言,但胡江涛认为这是人之常情,“不理解只是暂时的,相信他们终有一天会明白,我会继续下去。”(襄阳晚报)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1.jpg
  • 无声的讲述副本.jpg
  • 书香溢襄阳副本.jpg
  • 56cd3abc7d7c1副本2.jpg
  • 572b04f460721副本副本.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